为赓续非遗技艺,进一步推进非遗传统与现代产业融合,助力青年创新创业项目发展,促进蓝靛古法扎染的进一步推广。2024年1月21至23日,广西民族大学经济学院“蓝靛扎染新体验”创新创业团队深入百色市凌云县对蓝靛扎染现状进行实地走访调研。
“蓝靛扎染新体验”团队深入百色市凌云县对蓝靛扎染现状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合影留念
走近蓝染,探寻古法技艺
为期半天的天染手工坊体验,加深了项目成员对蓝染的认识。在右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卢雪声情并茂的讲解下,团队成员深入地了解了蓝靛的历史,近距离地接触到沉淀已久的染缸,亲身地感受古法的扎染、蜡染、夹缬染等不同技艺所创造出的每个独一无二的作品。卢雪特意把宇航员王亚平在空间站授课时所染的“太空图”教给调研的同学们。
“蓝靛扎染新体验”团队成员展示蓝染作品
一件蓝染作品的制成,需要制作者专心致志地投入时间和精力。体验过后,团队成员程蕾说道:“蓝靛浸染出水墨韵味的色泽在匠人巧手慧心中被赋予诗意灵魂,在自织的白布上精心描绘各种漂亮的图案,将其放入蓝靛染缸浸染,如此反复,每浸一次色深一层,古人常说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便是这个道理吧。”在手工坊老师的教授和切身的体验下,团队成员们受益匪浅,接受到非遗技艺的熏陶,学习到了制作蓝染所需的细心和钻研精神,丰富了团队成员的知识储备,强化了团队成员的非遗保护意识。
布里生花,晕染千年之美
远离城市的喧嚣,漫步在伶站瑶族乡的街道上,来往许多身着由蓝染制成瑶族传统服饰的人们,为这个古朴的村落增添了一分韵味。通过与那留村村支书劳甫洁的交谈,团队成员了解到伶站主要有蓝靛瑶和背陇瑶,在这里穿民族服饰不是节假日的专属,但在重要的日子人们都会穿上这一身独属于她们的服饰,这是她们对自己民族所有的一种独特情怀。
瑶族人民婚宴服饰
瑶族人民写春联中
在劳甫洁的带领下,团队成员采访了当地一家民族服装店的老板李女士。团队成员在交流中知晓蓝染是一门考验耐心与技巧的手艺,制作蓝靛首先要采摘板蓝植物,拿到蓝靛池放水浸泡5至8天,排除废渣,再拿10公斤石灰溶于池内搅拌30分钟,等数日沉淀凝结成蓝色蓝靛固体,染布时把蓝靛成品放入大缸中,调整好水量,根据颜色深浅的需要将布浸泡于缸中,拿出晾干后反复浸泡几次,用纯碱和植物树皮作为原料煮制作布匹颜色定型,最后晒干根据喜欢的样式裁制成衣,缝上花纹。李女士介绍道,如果制作黑布,就要在染缸里加入猪血、木皮。在当地,人们身上的每一件服饰都是制作者一棍一缸染、一针一线缝出来的,晕染着中华传统文化千年的美。调研团队的同学们感受着当地人对本民族独有的深厚情感,在实践中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深化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拾忆蓝染,聚焦非遗传承
非遗展风采,蓝靛染芳华。蓝染不只是一门手艺,更是中华民族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宝贵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对受访者都提出了蓝染的传承问题。卢雪表明,她们家族一直都在传承着蓝染的手艺,她本人对蓝染也有一种情怀,今后她也会继续把蓝染教授给下一代,把蓝染技艺传承下去。伶站瑶族乡的工作人员万恒新和劳甫洁则表示,目前政府还没有关于蓝靛瑶族和蓝靛保护的政策,随着汉化程度的加深,当地青壮年很少再接触蓝靛,从外表上很难看出民族的区别。同时,民族服装店的李女士谈及蓝染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时,脸上却难掩一丝无奈。李女士说道:“我做蓝染至今已经有六年了,现在这个服装店生意不算好。如果小孩对蓝染不感兴趣的话,我就不会再把它往下传了。”团队负责人陈艳萍总结本次调研活动时感言,这次调研让团队的同学们看到了凌云的山水,看到了伶站的民族风情,看到了当地人们在听到我们是来帮他们宣传蓝染技艺时脸上的笑容。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去为其做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到我国优秀的蓝染非遗技艺。
团队成员采访民族服装店老板
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此次调研活动,让调研团队的同学们对蓝靛扎染的手工艺及蓝染非遗传承的现状有了清晰认识,大学生更加真切地认识到部分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缺乏,在实践中将非遗保护的思想根植于学生心中,让新时代青年明白积极投身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使命与担当。
调研团队的同学们在走访调研中找到了将蓝染与现代产业结合创新的意义,记录下当地蓝染手工艺宣传与发展存在的一些不足,积极提出青年见解,致力于让蓝染手工艺走出乡村、走向世界,推动蓝染这项非遗技艺的保护与发展。(初审:郭李俊 编辑:汤嘉颖/张晶晶、易海宁 校对:魏年满 复审:韦韡 终审:蓝巧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