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3日-7月17日,广西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团委学生会和新闻传媒中心共同组建“桂回同心行”代表队,以“青春助力现代化,笃学奋斗三下乡”为主题,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试点村示范单位——雁山区草坪回族乡潜经村,开展为期七天的“三下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与当地村民深入交流,加强民族文化传播,共同促进民族团结。

合影
探寻历史足迹,感受回乡文化
团队成员在潜经村主任吴秋红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潜经村的白氏宗祠、清真寺及回族古建筑、特色民族村寨和非遗美学书画室等。在白氏宗祠,吴秋红给同学们介绍了回族的特色文化,他告诉同学们雁山区草坪回族乡是广西唯一的回族乡,潜经村是草坪回族乡回民的主要聚居区。成员们跟随吴秋红参观了潜经村,在历史足迹里充分感受到了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之后,成员们还和潜经村副书记白串明、主任吴秋红开展调研交流活动。白串明和吴秋红介绍了潜经村的发展现状、乡村振兴的发展规划和未来发展目标,重点阐述潜经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情况。他们谈到潜经村下一步将以草坪回族乡40周年乡庆为契机,加强民族团结建设,推进潜经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此次座谈会让成员对潜经村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吴秋红主任带领成员们参观潜经村村寨

成员们和潜经村村委开展座谈会
走进乡村生活,体验回乡文化
为进一步了解当地村民的生活情况,成员们走访当地村民,倾听村民需求,与他们深入交流当地民族的风俗习惯。当了解到当地村民黎大姐家的玉米正处于采摘期时,团队成员热情高涨,主动提出帮助黎大姐收玉米。队员2023级经济学1班陆泰安表示:“我们参加‘三下乡’活动,就是希望能为村民们带来一些帮助,近距离感受劳动人民的生活。”到达玉米地后,同学们在黎大姐的指导下迅速投入到采摘的工作中,分工明确、干劲十足。烈日下,同学们脸上挂满了汗珠,但眼神中却透露出坚定与勤劳。
同时,团队成员借助自身的专业知识,向村民们普及金融基本知识,并提醒村民增强法律意识、风险意识,引导村民前往专业的金融机构咨询办理业务,坚决对非法网贷和高利贷说“不”。通过实地走访,同学们不仅在汗水中深刻体会到了劳动的价值与不易,更用知识为村民们筑起了一道防范金融风险的坚实屏障,增进了与村民的情感纽带,展现了青年学子服务社会的责任与担当。

成员们走访村民

开展民族团结调查问卷工作
促进民族团结,共筑回乡文化
实践团成员在潜经村开展加强民族团结问卷调查活动。在民众填写问卷的过程中,同学们围绕民族团结进步的意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进行宣传讲解,耐心地给民众答疑解惑,收集宝贵意见。
调研期间,实践团成员与村民们举行了一场民族文化交流活动,创新开展了特色的少数民族民俗表演,展现潜经村多民族文化底蕴。成员们身着各民族的传统服饰,结合本民族的发展历史、节日节庆风俗等进行有关民族服饰的介绍,向公众展示民族的服饰之美。每一件民族服饰都独具特色,让村民们在表演和交流中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营造和谐有爱的民族交流氛围。

成员们帮助农户采摘玉米

成员们身着少数民族服饰合影留念
聚焦潜经发展,续写回乡华章
潜经村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试点村,但其特色民族文化宣传渠道与方式较为单一,民族文化传播范围不够广泛,这一状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民族文化的传播度。调研团队希望借助新媒体平台宣传当地民族特色、推广回族文化,提升潜经村知名度。
为此,成员们深入了解潜经村的乡村文化元素及当地民族特色,与村民亲切交流,挖掘其背后动人的故事与情感。同学们精心策划拍摄脚本,邀请当地居民拍摄具有回乡特色的民族团结宣传视频和潜经村旅游宣传视频,以青春视角体现潜经村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和回乡特色建筑及乡野风光,为潜经村的文化推广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当地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本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在潜经村的探索之旅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民族团结的深刻内涵,体会到了回族文化的魅力,深刻感受到了回族人民对回族文化的热爱和传承。在未来,实践团成员将不忘初心,躬身实践,以饱满的热情和务实的作风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为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贡献青春力量。(初审:郭李俊 编辑:张晶晶、邓畅怡 校对:许寿益 复审:段莹 终审:蓝巧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