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8日至8月12日,广西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团委、学生会和新闻传媒中心共同组建“走进坡月基层,服务振兴之路”社会实践团队,以“青春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奔赴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坡月村,开展为期五天的“三下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细看村落肌理,探寻产业脉络,体察民生暖意,以青春热忱,绘就乡村振兴画卷。

初遇坡月:叩开乡野生长的密码
实践队初到坡月村便与村支书杨荣才展开了深入座谈。杨荣才详细介绍了坡月村的情况与经济构成,之后带领队员们走遍村落,了解产业实情。队员们在走访中认真记录、细致梳理,对坡月村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这也为实践队接下来的工作明确了方向。

康养寻径:解锁产脉相融的新机
坡月村素有“长寿之乡”美誉,灵动的盘阳河、奇趣的百魔洞赋予其丰富的康养资源。实践队循着岁月的痕迹,走访村中长寿老者,收集他们在生活中的养生心得。同时探究百魔洞康养旅游的运营模式,进一步思考“康养+文旅+农业”的融合之道。队员们希望能结合实践结果为坡月村产业升级提出具体建议,为“长寿名片”带动乡村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净土行动:共绘文明乡风的画卷
实践期间,实践队主动化身“服务先锋队”,将守护盘阳河的生态作为实践行动的重要一环。队员们沿盘阳河岸开展集中清理行动,俯身捡拾散落纸屑、塑料瓶,深入草丛清扫垃圾,他们的身影活跃在河畔各处。实践队以践行生态守护承诺为目标,以实际行动为盘阳河两岸环境的改善挥洒青春汗水。

反诈护航:点亮心灵防范的明灯
针对乡村金融安全薄弱的问题,实践团队组织反诈宣讲活动。队员们精选贴近村民生活的真实案例,从冒充亲友诈骗到养老投资骗局,深入剖析诈骗话术与套路,以案说法让骗术“现形”,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将安全防诈意识融入村民的日常。在互动答疑环节中,队员们现场解答识别虚假信息、保护隐私、遭遇诈骗如何求助等实际问题,有效提升了村民的防诈安全意识。

实践回响:书写青春赋能的答卷
实践团队从校园走进乡野,收获颇丰。队员2023级卓越班李鸿瑞表示:“坡月村的每一寸土地都跳动着发展的脉搏,我们带走的不仅是调研数据,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五日的躬身行走,青春的脉搏已然汇入坡月振兴的潮涌,与乡野的呼吸共振同频。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是青春与乡土的温柔相拥、双向成就,也是一次躬身实践的历程。实践队的青年们将带着这份收获,继续以行动诠释认知,让青春在服务乡野、赋能发展的路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