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吾师风采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吾师风采 >> 正文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今日师者,引人之灯——记民大商院教师徐李桂

2019年11月08日 09:30 来源:新闻传媒中心 作者:韦彩艳 黄思怡 拍摄:黄晗 点击:[]

徐李桂,现任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教师。1993年厦门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而后在广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系投资经济专业研究生班就读,后前往英国卢顿大学学习,MBA金融管理硕士毕业。在广西民族大学主要教授《财务会计》、《国际会计》、《会计学》、《国际结算》、《外贸函电》、《财务管理学》、《经贸英语听说》等课程。其主要研究领域为财务会计、国际结算、国际会计。2018年被评为“我最喜爱的老师”。

 

姿态优雅、富有气质、注重细节,这是徐李桂老师给人的最初印象。而在后续的交谈中更是深深感受到了老师的人格魅力,实力加偶像派,知识渊博,平易近人,她对于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交流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努力打造出具有个性特色的智慧魅力课堂。她善于引导学生学习,把无味的知识化为有思想深度的幽默,引起学生的共鸣,把枯燥的专业理论生动灵活地展现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同学们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体会其中的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调动起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大家热衷于自己的事业而乐此不疲。在交谈过程中,徐李桂老师曾多次提到兴趣这个词。不管是谈到自己的工作和经历,还是谈及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这个词总是被她挂在嘴边。人对自然产生兴趣,就能引发出对事物的体验,对问题的思索;人对生活产生兴趣,就能引发因好奇而实践,因验证而发现。徐李桂老师大学本科学习的是中文专业,毕业以后从事的工作也是银行里的文字性工作。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她发现自己对此类工作并不是很感兴趣,反而是对商科更感兴趣,再加上自己周围也有几个志同道合、兴趣相投的朋友,从文转理的想法也就水到渠成。兴趣促成了她从文转理的决心。可仅仅有决心还不行,她从零基础开始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函授课程,她每天上完班之后仍旧坚持学习,勇敢面对全新的困难。

徐李桂老师曾只身一人前往英国进修。由于是自费出国,在现实的压力下,她需要平衡好打工与学习的时间;此外,要学好相关的专业知识,语言问题也是一大难关,可她从未言弃。正是出于这份兴趣,才让徐李桂老师在这么一个阶梯式努力的过程中取得很好的成果。

当问及老师认为什么性格的人比较适合学会计时,老师回答到并不是什么性格合适做什么就去做什么,而应该是对什么感兴趣就去做什么。学会计表面上看是学记账,但当你深入学习之后你会发现会计是很有趣的。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你就会发现会计其实能够帮助我们分析很多事情的本质。“当你在考虑是否要给一个公司贷款的时候,你就要去分析这个公司的财务报表,从财务报表中你可以看到整个公司的经营状况,例如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等等,进而做出更深入的决定;在生活中,当你做个人投资的时候,会计同样能很好地帮助你运用商业语言去了解各个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总的来说,你可以运用会计知识去分析、判断一个公司的未来发展,这是很有意思的。”徐李桂老师如是说。在解答大学生关于就业的一些疑问时,徐李桂老师认为应该要做一个权衡。从事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作要比从事一个不喜欢的工作会让自己心情愉悦很多,尽量往自己的兴趣靠拢是最好的,但如果自己喜欢的工作将来就业困难以至于影响到生活,每天要为了生活而奔波,这时想要发展自己的兴趣就会比较困难。这种情况下她建议可以先就业,然后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当作爱好,这样生活中的选择就会多很多,而不是仅仅根据兴趣去判断自己未来的择业方向,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

好老师都是自找麻烦

俗话说:“好老师都是自找麻烦”,确实也是这样,好老师就是给自己找“不痛快”,让自己过得累,给自己“找麻烦”。当和徐李桂老师谈及到这句话时,徐李桂老师也非常赞同:“要想当一个好老师,很多可做可不做的事情要去做去考虑。因为想要让学生有更大的进步、能更好地发展,那就不得不考虑更多,对他们负责。”为此,徐老师工作认真负责、有耐心,举出通俗易懂的例子向学生授课,当学生们容易接受新知识的时候,自然就会对这一门课产生更多的兴趣,更愿意去学习。而徐老师为此也严格要求自己,不敷衍每一件与学生有关的事和每一个学生,尽到好老师的职责。

赞誉从来都不是空穴来风,成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徐老师举例说道:“上课的时候要有一个课程的提前安排,不能单单只用一个纯文字的PPT展示,而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一张PPT是否具有吸引力,学生能否接收到大量优质信息;讲解一个知识点的时候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一遍,学生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疑问,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使讲解更通俗易懂。”

徐老师曾当过班主任,回想起自己当班主任的经历,她微微一笑谈道,当班主任不仅仅要考虑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还要考虑生活上、感情上的问题,各个方面都要了解,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对应的解决方案。当班主任期间,徐老师也培养出很多相当优秀的学生,当谈起这些学生时,徐老师不经意间流露出骄傲的神情。这些学生的出现,应当是徐李桂老师教师生涯中一笔宝贵的财富。徐老师欣喜地说道:“当一个老师真心为学生着想,对学生负责,学生一定能从内心感受到,也一定会发自内心地感激老师。”

当老师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当好老师要解决的问题就更多。但是徐老师从来都没有被这些麻烦事击退,而是迎难而上。不管是考研,还是当班主任,徐老师都有一股坚韧不拔的劲,不畏难,迎难而上,不断迎接挑战,提升自我。

要“活到老,学到老”

徐李桂老师说要做一个不落伍的人就要“活到老,学到老”,她本人的过往经历也是这句话的最好诠释。在银行工作时要接触到与专业知识相关的业务,她可以从中学到许多相关知识;当她从办公室转到国际结算部门的时候,国际结算部门的领导和同事们,也非常耐心地引领她学习相关的国际结算知识。从事教学之前的工作经历为她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这些向他人,向生活学习的经历让她在面对学生讲课时不会像从学校到学校的人那样紧张,也为她提高课堂表现力提供了帮助。

关于大学生应该先投身社会工作再回校深造还是要考研考博的思考徐李桂老师也有自己的理解和建议。她认为没有离开过学校,一口气读完本硕博,那么个人的学习习惯将会保持得很好,这对于考试成功有很大的帮助。而离开学校以后,想要保持每天都学习的习惯是相当困难的,这时想考研考博需要很大的恒心和毅力。但工作过一段时间后,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业务,就能很好的明白自己的兴趣所在,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当兴趣产生了之后,学习上的苦就会少一分,未来的工作也会向自己的兴趣靠拢。人生有各种不同的选择,每一个选择都很难说好还是不好,这存在不确定性。所以就需要不断学习才能知道心里的最佳答案。

老师认为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知识是不断更新的。尤其是像财会知识这方面,每一年都有新的会计准则修订,原来的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逐渐成为历史,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变化,所以需要终身学习,要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徐李桂老师还建议大学四年一定要认真踏实的学习,因为这四年是构建自己专业知识结构最重要的四年,把基础夯实了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把握平衡尺度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不知道如何去平衡学习、工作、生活等的烦恼,总觉得这几者是对立的,没有办法均衡的。而徐老师却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去解决这个难题。徐老师在英国攻读MBA时,这一段经历有些坎坷,因为是自费留学,所以不得不半工半读。在学习上,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攻克语言这一难关。徐老师就会提前根据课程安排做出一个计划,在完成学业的前提下,制定一个目标,赚取生活费。

相信很多大学生也有不知道如何去平衡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烦恼,对此,徐老师也给了相关的建议。徐老师说道:“这两个都很重要,都不能放弃,这依旧是一个平衡的问题。如果什么活动都不参加,无异于将自己隔离起来,那么一个人的组织、社交方面的能力就会缺乏锻炼,而这些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必备能力。所以,多参加学生会、社团是相当有益处的。但是,学习同样不能放弃,如果专业知识学不好,那也会处处碰壁。所以,学习和实践活动并重,要平衡好两者,共同发展与进步。”确实如此,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能符合现代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要。

习惯对于成功的影响

态度决定一切,习惯决定未来。一个成功的人,必定离不开好习惯的支撑。在从事文字型的工作一段时间后,徐老师发现自己更喜欢财会、金融的相关知识,从而开始学习相关课程。完全零基础地跨专业学习,这期间必定是困难的,相当于从头再来。但是徐老师通过不间断的学习,完成了这个跨越。

当一个人不断地重复做一件事,久而久之,最初的热情可能会褪去。但徐老师依然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认真讲好每一堂课,认真做好每一个课件。日复一日,对教学的认真负责为徐老师取得教学方面的成绩提供了帮助。可见,每一个优秀的人背后都有良好的习惯支撑。愿意为学生考虑,愿意理解每一位学生,“学生最喜爱的老师”这个称号,徐李桂老师当之无愧。

采访最后,徐老师对广大商院学子提出了殷切期望:商科,就是要与人、与社会打交道,要好好学习,但不能局限于学习,还要密切关注国家经济发展,积极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拓宽兴趣爱好,不读死书,不死读书,希望广大商院学子能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